魏晋风骨是酒醺出来的?其实是彻悟后的人性释放

2020-08-04 17:51:38 来源: 网易酒香 举报
0

魏晋时期多特立独行的人和事,而许多又和饮酒有关,于是乎后人多以为魏晋风骨是酒醺出来的,而且许多行为在今天看来,也是深度丧。但如果你都读懂了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读通了中国文化演变的轨迹,就会对他们的特立独行多一些理解,而酒不过是顺其自然地扮演了它本应如此的历史角色。然而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中国酒文化的分流,也从这一历史时期开始。

魏晋时期上接东汉末年,连年战乱导致人口大面积消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从曹操《蒿里行》的这几句诗,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惨状。

其实当时比战乱更可怕的是瘟疫横行。史料记载,当时瘟疫屡有发生,而且多次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就连不断被文学演绎的赤壁之战,其真相也和瘟疫有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也就是说,曹操带兵到赤壁攻打刘备的时候,进攻很不顺利,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中爆发了瘟疫,军中死了很多人,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曹操不得已才只好退兵。

当时的瘟疫究竟有多可怕,或说有多少是死于瘟疫,历史上并没有条件进行精准统计,现实的条件也不允许。但有一件小事,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瘟疫究竟有多可怕。魏文帝曹丕还没继承魏王之前,曾经他所敬重的王朗写了一封书信,信中有这样几句话:“疫疠数起,士人彫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意思是说因为瘟疫发生得这么频繁,死于瘟疫的人太多,而他只是幸运地活了下来。魏王曹操的嫡亲儿子尚且战战兢兢,何况芸芸众生,可见当时疫情形势之严峻。

不过曹丕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了反思。他说:“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意思是说,七尺男儿到死不过是装入棺材埋入土中。因此可见,人的躯壳很容易死去,而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活得更价值,曹丕提出,如果践行仁德,然后为天下人所接受,那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还可以写文章流传百世。因为在曹丕的眼中,文章也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对生命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应当受其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那句传唱千古的《短歌行》,表达的也是相似的主题和格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端起酒来说点啥呢?人生太短暂了呀,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很快就会消逝。诗歌开篇就以饮酒悟道为题,反思人的生命价值,慷慨悲凉之气普遍而来。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思来想去不得方法,而对生命的忧虑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呢?那就喝酒吧!这里的杜康,未必是一个酒名,曹操认为是杜康发明了酒,所以以杜康酒来表示他渴望回复古朴淳厚的政治局面。而实际上这也是曹操一生坚守的人生理想。所以诗中引用了许多《诗经》中的诗句来描写嘉宾跟随礼乐的节奏饮食合欢的场面,而在诗歌的最后,直抒胸臆,喊出了“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

思考人生往往需要理性,而饮酒却很容易激发人的情绪、情感,两个本不相干的事情,却在曹操的《短歌行》里相遇,然后构成了魏晋风骨的灵魂,又影响了整个六朝的文风,后世饮酒赋诗的作品中,也常常含有深邃而玄妙的哲思。

把空间和时间都装进酒杯里,这是为魏晋风骨留给我们的一个文化现象。小酌怡情之后诗兴大发,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惬意的体验。但饮酒无度,或者百无禁忌,就会招致祸患。

曾为曹操重点培养的曹植,多次因为饮酒无节制误事,让曹操屡屡失望。让梨的孔融,多次公开反对曹操颁布的《禁酒令》,后遭杀害。更有甚者,东汉末年的酗酒现象也十分严重,见诸史书的故事更是多如牛毛。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发生呢?是因为自东汉时期,人们对于养生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分歧。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东汉《古诗十九首》中收录的《驱车上东门》,很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贵族养生的状态,其中这几句很明确地表示,生和死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倒不如及时行乐,喝美酒、穿华服,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当然,这种争论直到现在依然存在,而在当时则表现得尤为激烈。稍后的竹林七贤,虽然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可酒席散去之后,大家又各有宿命,各奔前程。

所以回望那年、那酒、那人,我们会发现,酒帮助我们的先祖击穿了意识觉醒的通道,带开了一扇人性释放的美好之门。但凡事皆要有度,过了,就是一扇麻醉人性的险恶之门。

田静 本文来源:网易酒香 作者:程万松 责任编辑:田静_NBJS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