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白酒经营葡萄酒是多元化自保?还是自掘坟墓?
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参与了葡萄酒经营,似乎葡萄酒已经成为了白酒企业未来的避风港,大家无不一边高举白酒的大气,一边积极采取“投降”措施,为葡萄酒在中国做大做强事业鞠躬尽瘁。
今天看微信上有酒业媒体朋友在为泸州老窖张罗招聘葡萄酒事业部职员,这本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做葡萄酒的企业也不是泸州老窖一家, 百度一下就不难发现,所以的中国From EMKT.com.cn白酒业中流砥柱老大名酒们,茅台葡萄酒事业部、汾酒葡萄酒事业部、五粮液葡萄酒事业部、西凤葡萄酒事业正在启动、洋河葡萄酒事业部、剑南春葡萄酒事业部……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参与了葡萄酒经营,似乎葡萄酒已经成为了白酒企业未来的避风港,大家无不一边高举白酒的大气,一边积极采取“投降”措施,为葡萄酒在中国做大做强事业鞠躬尽瘁。这让我想起就在前两天,有做进口酒的朋友,想通过我寻求与某名酒合作,借助该名酒渠道经营其进口葡萄酒品牌,并列举案例说有品牌区域负责人已经通过合作,实现了双赢。
在中国白酒市场进入寒冷期,寻找葡萄酒品类寻找温暖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这两件事的发生并非偶然,且不说这件事情本事对与错,从品类竞争角度来说,葡萄酒和白酒竞争了这么多年,一直梦想着超越白酒,其竞争关系显而易见,对于酒类消费总体规模增长不大的现在,此消彼长注定了两者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葡萄酒卖得好势必影响白酒消费。从渠道角度来说,中国白酒尤其是名酒企业,为了一点点温暖,可以放开自己的市场和渠道,任由葡萄酒品类在自己的渠道里发展,这实在让人有种引狼入室的感觉。中国白酒企业的不自信,从其经营葡萄酒事业即可看出。中国媒体的没心没肺,从大肆营造葡萄酒消费潮流来临也可见一斑。
媒体和名酒一起,打开城门迎“洋鬼子葡萄酒”,“投诚”成为了整个行业行为,那些满嘴要捍卫中国白酒产业的媒体“卫道士们”,一夜之间纷纷剪掉“中国白酒辫子”,成为了“时尚洋货”葡萄酒产品的鼓吹手。那些一直高喊扛起民族品牌旗帜说要把中国白酒推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名酒们”,不知不觉自己却早已经匍匐在“敌人”葡萄酒的脚下,要不主动打开“城门”,成为了各大葡萄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洋买办”,要么自欺欺人地开发一起所谓自主品牌的葡萄酒产品。“敌人”不非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中国酒业的传统渠道,借助“卫道士”们的嘴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借助众多名白酒企业成功进入全渠道。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当白酒堡垒中的中流砥柱都放弃防线时,中国白酒帝国的“山海关”大门也就轰然洞开,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葡萄酒潮流,将最终在众多实力名白酒“唱将”的引入下,横行无阻一路长驱,中国白酒还没有走出家门,就已经在自己的不自信中轰然倒下。又如何有自信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走出中国大门去横扫五洲呢?
不自信、不敢想、不坚持,注定了中国白酒企业和品牌无法实现国际化,注定这世世代代只能在内耗中完成兴衰荣辱的更迭。如果中国白酒大佬们对自己足够有信心,就完全不需要有葡萄酒这件保暖的小棉袄。如果中国白酒大佬们敢于去想象超越,就完全可以大胆去实现其国际化的战略。如果中国白酒大佬们足够坚持,那么自己封闭的销售渠道,就不会轻易为竞争对手打开。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中国白酒产品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大家对自己没有信心。抑或,中国白酒真的没有市场,所以大佬们不得不找个更有市场的产品。
所以,面对这样的市场大势和潮流,也许那些为葡萄酒歌功颂德,却有拿着中国白酒钱财的人,一直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家一起为葡萄酒助力,顺应健康饮酒潮流到来的潮流,为这个时代奉献自己的力量,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奉献。所以,没有必要保守和局限于白酒还是葡萄酒,只要能够保证市场增长和利润,做什么都可以。相信,未来有这么多葡萄酒的洋买办推广,中国葡萄酒市场将蒸蒸日上,成为未来酒市场上的主旋律。而政府发起的所谓葡萄酒“双反”案,最终将化为泡影,根本阻挡不了洋葡萄酒的进入,相反将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成为其名正言顺买高价的理由。因此,任何挣扎都是多余的,因为没有人认为挣扎是有必要的。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匍匐在“洋葡萄酒”脚下的白酒企业和人,希望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