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川 用专卖店模式销售散酒
与其说胡学川是四川宜宾安宁酒厂的总经理,不如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营销实干家。他用20年的时间,不仅在酒都宜宾,更是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复制了1000多家统一装修门店的散装酒专卖店。在宜宾的大街小巷,只需走五分钟路程就能找到一个“安宁烧酒”的散酒专卖店。
与其说胡学川是四川宜宾安宁酒厂的总经理,不如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营销实干家。他用20年的时间,不仅在酒都宜宾,更是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复制了1000多家统一装修门店的散装酒专卖店。在宜宾的大街小巷,只需走五分钟路程就能找到一个“安宁烧酒”的散酒专卖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奇人物?日前,《华夏酒报》记者走进了胡学川的酒业人生。
烤酒匠变成卖酒郎
说起胡学川的酒业人生,这得从1990年说起。17岁那年,报考宜宾农校名落孙山的胡学川,只得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开佛乡。
这是一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地方,也是“美酒在宜宾,蒟酱出长宁”的源头地。早在600多年前,明代四朝元老、两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太子少保、翰林院编修周洪谟在朝为官时,就在自己的家乡长宁开佛乡酿造美酒,并起名为“箐斋液”。后来,周洪谟辞官回乡,对宜宾美酒进行了深入研究,考证出秦汉时期的“蒟酱”是出自长宁,而不是夜郎国的其他地方。
有着厚重传承历史的开佛乡,也一直流传着用传统的方式酿造纯高粱酒和玉米酒,这种酒清香浓郁、甘洌回甜,千百年来一直被老百姓奉为餐中之饮的“美酒佳酿”。从小受到酒文化熏陶的胡学川,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开佛酒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烤酒匠。
在川南一带,有这样一句俗语:“有儿不进武糟坊,熬更守夜命不长。有女不嫁烤酒匠,半夜三更守空房。”走进名不见经传的乡办酒厂,胡学川没有任何怨言,他认认真真地向老师傅们学习技术,刻苦钻研酿酒过程中的每一道工艺,不久便掌握了整套技术,成为了一名娴熟的酿酒师傅。
1991年5月,胡学川经人推荐到了当时做散酒比较红火的蔡烧酒酒厂,在新的岗位上,胡学川先后做过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库房管理、生产调度和业务科长,虽然工资还不错,但他慢慢地发现,与其在厂里帮别人打工,还不如出去闯一闯,或许能掘得更大一桶金。
胡学川这个大胆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你想过没有,丢掉稳稳当当的工作,丢掉这么高的工资,出去闯荡做生意,万一亏个十万八万,你值吗?”
胡学川苦口婆心地想说服家人,但都没有奏效。最后他横下一条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做起来,等成功以后再向家人汇报。就这样,他瞒着家里人,悄悄地把工作辞掉,向朋友借了2000多元钱,找到原来工作的开佛酒厂厂长程祥云赊了2000多元钱的酒,又拿出自己积攒的2000元钱在宜宾北通道租了间门店,开起了自己的散酒门市。
就这样,曾经被人看不起的烤酒匠,经过蔡烧酒酒厂的洗礼,成了名符其实的卖酒郎。
卖散酒也要专卖店
1994年10月23日,这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胡学川来说,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个开启他事业未来的日子,已经成为了他酒业人生中的一个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
这天早上,当胡学川打开装修好的“康宁烧酒”门店,准备迎接第一个顾客的时候,他发现天公也很作美,太阳从东方照射下来,特别灿烂,特别绚丽,似乎上天也在有意地帮他,让他生意从一开始就阳光灿烂、前途无量。
不久,胡学川便迎来了他的第一个顾客,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胡学川自己也不敢相信,一天下来,竟卖了300多斤酒,挣了五六百元钱。胡学川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朋友,告诉了支持他的开佛酒厂厂长,也告诉了家人。
等他将这一天的丰硕成果告诉家里人时,家里人还不敢相信,胡学川真的“跳槽”做生意去了?还说自己一天就赚了几百块?他不是在开玩笑吧?当胡学川将钱摆在家人的面前时,家里人啥也不说了。
胡学川回想起开张前与朋友一起买来红纸,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广告”,然后骑着自行车到处张贴的情景,虽然累得连气也喘不过来,但还是值得的。
经过一年多的打拼,胡学川开起了他的第二家连锁店,到了第三个年头,第三家店又开张了。按照胡学川的构想,一直这样复制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将“康宁烧酒”卖到全国去。
可是,事情却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2000年,合伙人对于他的经营模式提出了质疑:这么干下去,能赚钱么?胡学川毫不含糊地回答:“怎么不赚钱?不赚钱我还开店干什么?”
但是最终,胡学川的设想没有得到合伙人的认可,只得散伙。胡学川将合伙人的股本退了,然后将“康宁烧酒”改为了“安宁烧酒”,并重新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
从这一年起,胡学川在自己独资拥有的“安宁烧酒”门店里,经营着自己的事业,演绎着独具个性的酒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