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09:41:03 来源: 网易酒香
北京
举报
本周是一年一度的理性饮酒宣传周,而理性饮酒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做到适量饮酒。事实上,对于适量饮酒的量,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标准,男性每天摄入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然而,这个标准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不少酒业人士和消费者都对此持有异议。你们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阿扈个人认为,中国酒文化的理性饮酒与西方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西方,他们可能更注重饮酒时的身体感受,一旦饮酒对身体产生影响,他们就会选择停止饮酒。然而,在中国,我们喝酒更注重情绪的满足。古时,饮酒往往与情感紧密相连。当心情喜悦时,人们会举杯畅饮,庆祝生活的美好;当感到忧郁和沮丧时,他们也会借助酒的力量来疏解情绪,寻求压力的释放,人们早已将酒视为一种调解情绪的媒介。当情绪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继续饮酒,直到心中的愉悦被唤醒。因此,尽管我们的老祖宗想了许多办法,尤其是制定了严格的饮酒仪礼,但往往都以烂醉如泥为结束。回顾建国70余年来的饮酒风尚变化,这种矛盾其实也体现得极为充分。在2000年以前,饮酒逐渐演变为悦他性消费和社交性消费的表达方式。人们乐于通过分享美酒来拉近彼此的关系,以此为纽带共同度过美好时光。但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这种社交性的饮酒中,也需要更多关注个体需求和身体健康。适量而纯粹的品味,更能够让人享受到酒的香醇和文化的深厚。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饮酒的意义。适量饮酒,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是为了享受饮酒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我们要在饮酒中找到平衡,既要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又要控制好饮酒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正如古诗所言:“饮酒不必醉,一醉无余欢。”这句简短而深刻的箴言提醒着我们饮酒不必一定要喝醉,只需享受那片刻的愉悦与舒适。适量饮酒,体验生活的愉悦,不仅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更能够让我们在快乐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本文来源:网易酒香
责任编辑:
扈朝阳_NB3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