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之中 ,人生百态。近来肚松参加了一场以山东人为主的酒局谈到河南和山东的酒规矩有什么不同,席间有一位长者说了这样一段话:“主陪靠权力,副陪靠实力,三陪靠魅力,四陪靠暴力。”这个确实是河南、山东的酒桌老礼儿,把酒局上的角色定位说的明明白白。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则真实的历史故事。《左传·僖公十二年》记载公元前648年的冬天周襄王以上卿之礼招待管仲,因为管仲帮助周王室平定了戎的侵犯,而齐国又是当时的霸主,况且齐桓公能当霸主管仲身为齐国的相国也是功不可没,然而管仲却谢绝了周襄王的盛情,管仲是这么说的,我有官无爵,只不过是卑贱的下卿,我们齐国的高、国二氏才是您亲自册封的上卿,我作为陪臣也就是诸侯国之臣,是万万当不得上卿之礼的。
因为当时诸侯国中的卿士天子册封的叫上卿,诸侯国君自己任命的叫下卿,这时周襄王叫了管仲一声“舅氏”因为管仲与周王室都姓姬,而齐桓公姓姜是异性诸侯,这是周襄王在极力和管仲套近乎,说我嘉奖你的功勋,赞赏你的德行,欣赏你的敦厚,我现在正式册封你担任齐国的卿士,请你不要违逆我的好意,然而管仲一再坚持最终还是以下卿之礼接受了周襄王的宴请。
所以酒桌上的规矩不仅是人情练达的格局,也是世事洞明的学问,不过现在酒桌上的规矩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买单的坐主位,暴力值高、酒量担当的做副陪,酒桌之上唯有劝人喝酒为乐,饮食合欢的礼节,诗酒趁年华的快乐都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酒酣耳热的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