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欢迎回家过年”“三亚机票预定暴涨”“铁路购票乘客停止检验核酸”“跨地区流动不再检验健康码”......种种信号都表明,也许我们即将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三年了,疫情前的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酒香君身边的朋友,有人计划着出国旅行,有人忙着屯药,有人焦虑,有人乐观。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无论风往哪里吹,我们都要往前走,往前看。
酒在此时是好东西。这是告别的酒,告别三年以来熟悉的核酸检测、健康码、咽拭子、鼻拭子......这也是迎新的酒,我们将迎来自由出行、迎来久别的热闹。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适应期,我们不妨先入醉乡,在诗酒中寻访安宁,获得力量。
魏晋名士多嗜酒成性,乃不争的事实。魏晋名士之所以嗜酒,与当时政权剧烈变动息息相关。在纷乱的世局之中,文士既无力改变眼下混乱的现状,亦无法维护己身生命的安全,对于生命无常的感受,唯有饮酒可短暂避世,玄学清谈与嗜酒酣饮成为了逃避祸害的利器,因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唯有纵酒佯狂,不与世事相争。“藉酒避世”与“酒以解忧”成为了人们安身立命的法宝。
陶潜在《连雨独饮》中写道:“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从饮酒中将心灵超脱出来,这就是“养真”。白居易评读陶诗的精髓,归结为“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借酒浇愁是一种出路,以酒养真无疑是另一种境界。
美酒入喉,有人但图一醉,再口吐些狂言。然而有些人却将美酒内化成了锦绣文章,成为了不朽的精神与传承。宗白华说:“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发现生活中的平淡与真诚,少做一些描金绘彩的表面文章。无需那些没有灵魂的繁华与空洞,回归质朴与简单,一杯薄酒,一句问候,一处思念,一种信仰。现如今是繁华盛世,高楼广厦千万间,是魏晋时期望尘莫及的当下,回首历史烟尘处,那些酣饮而醉的人一定羡艳着我们。
举杯相邀,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陶潜......那些俊秀风流的妙人,与我们在酒乡邂逅,晓畅天地,畅谈人生,抒发际遇,感慨古今。醉乡无老少,唯有饮者留其名。
有诗云:“一饮解千愁,再饮复忘忧。人生贵相知,相知尽在酒。我今不言醉,江水任去流。坐叹送浮云,壶中梦三秋。”无论环境怎样,我们都身处其中,我们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有时我们的呼喊却随风而逝,我们努力留下自己的痕迹,有时却雁过无痕。这世间岂能尽如人意,在杯中倒映着你我的身影,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美酒辛烈,良药苦口。大雪节气里,我们正经历着寒冬,无论怎样,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防护人,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不远的未来一定有更好的时光。杯中酒莫辜负,光阴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