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睹父嫌鳖小,拂袖而去,酒局不欢而散。
于是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氏一怒之下,把公父文伯赶出了家门,认为公父文伯的安排,有失礼数。
那么问题来了,公父文伯请南宫敬叔喝酒,为什么一定要另请一位上宾?这就是中国酒局的智慧所在。
讲究礼数的人请客吃饭,一定会另请一位两人共同的好友出席。现在很多人理解为作陪,但在传统礼仪中,是上宾,要坐在首位,居中主持主客之间交流的。主宾双方不好直言的事情,上宾可以先开口,假如双方有一人言语有失,上宾也会及时出面调停,以作缓冲。
但露赌父作为上宾,如果仅仅是因为鳖小就发火儿,那是失礼在先,敬姜氏可以不理会他。但敬姜氏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即使道德楷模,也是智慧长者,孔子的学生赞颂他,鲁国一号实权人物的季康子对他更是尊重有加。她对露睹父的搅局,也应该实洞若观火,知道露睹父不过是借题发挥,要么是替南宫敬叔拦下一桩事情,要么其中另有隐情。而露赌父,不过是当了一回背锅侠。这就是酒局中上宾角色和作用的体现。
现在的酒局,不大讲究请上宾,主人更是习惯于一屁股坐在主位上。这些跟传统酒礼都是相悖的。我们也不能说现在的酒局规则有什么问题,但在人情世故上,着实轻薄了许多。
实际上,组酒局的时候请上宾,让上宾来行规矩,这其中是非常有智慧的。
而缺乏智慧的酒局,往往是祸乱丛生,遗患无穷。
这个,我们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