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15以来,揭露和抨击直播电商乱象的话题至今未绝,明星主麦的酒类电商直播也在其中,电商直播仿佛成了假货集散地的代名词。那么这一乱象为何会产生,其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肚松认为,并非存在即是合理,万事皆有因果,直播电商乱象丛生,我们应当从底层逻辑出发来分析其发生的各种原因。
直播电商是电商之一种,萌发之初仅是电商的一种补充形态,而伴随信息技术进步和互联网业态的进化,近年来频次和成交额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主流电商形态之一。尤其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出现井喷式的发展。如果深入分析直播喧嚣热闹中的鱼龙混杂现象,我们会发现,其和B2C、O2O等电商业态刚起步时的状态惊人相似,而用户需求不断升级的螺旋式轨迹则是十分明显。
B2C电商的发生、发展,逐渐满足了人们对商品种类丰富度的需求,消费者几乎任何消费需求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对应的商品,因为相较于传统的KA卖场,电商的商品在网络空间陈列,不会受限于实体面积的大小。而O2O相对于B2C又更进一步,使人们获得商品更加快捷便利。其实不管是B2C,还是O2O,都未脱离零售业态的边界,主要在丰富性和便捷性上做文章。然而随着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获得商品越来越便捷的时候,新的消费需求随之诞生,而且越来越强烈,那就是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该如何优选?于是,消费者对于商品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元,而直播电商就这样应运而生。
长期依赖传统渠道的名优酒,对于零售新业态的反应历来迟钝,B2C阶段如此,O2O阶段如此,到了直播电商时期依然如此。常有朋友问我,直播电商的酒靠谱吗?我说,有些靠谱,有些不靠谱,因为直播卖酒的商家良莠不齐。又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直播电商平台有那么多的假酒?我说,因为那些卖假酒的骗不了线下有专业度的经销商,只好去线上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这些话虽有戏谑的意味,然而细想来却反映出酒类直播电商的当下现状。
虽然社会对酒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但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是不可或缺。所以,酒该怎么选,该怎么用,又该怎么喝,消费者对于酒的知识科普是有一定需求的。然而消费者对于酒的知识认知长期以来十分匮乏,甚至误解甚多。尤其是上世纪的朔州假酒案和勾兑酒风波,前者是不法商贩的行为,让消费者对酒精酒心生畏惧,而后者是某酒企恶意曲解白酒勾兑术语、趋红踩黑以抬高自己,却让消费者对白酒酿造产生的不信任延绵至今。那么谁来填补消费者对于酒类内容需求的空白,谁就会占得市场先机,酱香热就是这样顺势而为地出现,并形成一个席卷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风口。
名优酒企在B2C和O2O初兴时期的迟钝,给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机,而直播电商初兴的当下,这种可乘之机依然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困惑和伤害。那么如何消解酒类直播电商乱象丛生的问题,肚松认为还应当从直播电商出现的底层逻辑出发,加以分析,并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首先,直播电商净化、升级,需要全产业链通力合作,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明确分工、各自发挥优势作用,满足消费参差多样的饮酒、用酒需求,然后形成市场竞合发展的合力。
第二,直播电商平台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律水平,从制度上提高鉴别真假酒的能力,不给制假售假者开绿灯。
第三,名优酒企和诚信酒商应当积极作为,主动入驻有价值的直播电商平台,让消费者能够找到了解酒类知识科普的正确入口,同时挤占假冒伪劣商户的生存空间。
第四,与直播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依法达成共同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合作机制,在平台上主动打击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那些唯利是图、对制假售假现象置若罔闻的平台,名优酒企应当通过法律手段与平台终止一切合作,必要时通过公众媒体进行公示。
第五,政府及相关机构不断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并做到有法必依,对于姑息纵容制假售假者的平台予以关停整顿;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消费者应当通过正规平台或正常渠道购买商品,不要偏听偏信网络传闻。李鬼扮李逵,先声夺人把李逵污蔑一番,是制假售假者惯用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