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多数人认为出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所以元宵节也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认真过元宵节就是抓住春节的尾巴。元宵节也有很多历史传承下来的美好习俗,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家家都要吃汤圆(元宵),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庆节日,这也是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或者灯节的顾名思义。
元宵节作为庆祝春节的最后一次盛宴,当然也少不了举行酒会邀亲朋好友一起饮酒的习俗。古代元宵节饮酒,不仅有团圆喜庆,也有祈求太平的寄意。《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贾母就率领一众美女吃酒行令、击鼓传花、听评书猜谜语、观看烟花,也就是闹元宵了。
如今很多地方仍然保留元宵节酒会的习俗。例如在元宵节的酒会在当地被称作“饮灯酒”。
据了解,在佛山的顺德及广州郊区等地,“饮灯酒”已经在民间流行三四百年,在每年正月初六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期间,各家各户在祠堂前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几百围台摆在祠堂、数千号人齐聚一堂,全村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场面十分热闹且壮观。
“饮灯酒”是为庆添丁所摆设的喜宴,起源于明末清初,“灯”与“丁”谐音,开灯、挂灯有传宗接代之意。过去一年中添丁的顺德家庭,都会举行“添灯”仪式。
时至今日,“饮灯酒”由以前为庆祝添丁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注重亲情友情聚会的一种情节。
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元宵被称为“年宵”,被理解为“年消”,消完年货,年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出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在浙江,元宵节饮酒是春节饮酒聚会的高潮,大家借吃“年酒”的机会,相互联络感情,互通信息。
因浙江地处江南的鱼米之乡,由此以稻米为原料酿造的浙江黄酒盛名全国,尤其以绍兴盛产黄酒。所以当地人年宵酒饮用的多是黄酒,色若琥珀,味道甘醇,过年喝此酒,有预示一年里圆满吉利、大红大贵之意。
同时,浙江人又有自制青梅酒的习俗,所以在浙江,“年宵酒”上也常有喝自制的青梅酒。无论是黄酒还是自制的青梅酒,都是低度酒饮,从中也可以看出浙江一带的酒饮风格,和饮酒的悦己态度。
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的朝鲜族居民,正月十五必喝“耳明酒”。耳明酒是农历正月十五时早饭前喝的酒,据说可以让耳朵听得更清楚。韩文名称意为“让耳朵更灵的酒”,汉字名称有耳明酒、明耳酒、牗聋酒、治聋酒、耳聪酒等。
一般来说,正月十五早上吃饭前,朝鲜族男女老少都要饮用耳明酒,不论大人和孩子,不分男人和女人都会喝,但孩子只是象征性地在嘴唇上沾点酒就算喝过了。喝耳明酒时,大人们会说这样的吉利话:“让耳朵更灵,让眼睛更亮吧!”平时很难同桌共饮的父子也一起喝耳明酒。
如今,正月十五吃早饭前喝耳明酒已经是朝鲜族祈福消灾的岁时习俗之一。元宵节喝耳明酒这一习俗在朝鲜和韩国也在持续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