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消息,近日,深圳海关所属深圳湾海关此前在货运进口渠道查获一宗涉嫌走私高档葡萄酒的案件,初估案值达150万元人民币。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处置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据了解,某公司经深圳湾口岸申报进口智利宝特莱葡萄酒一批,经海关查验,发现实际进口数量与申报不符,且有未申报葡萄酒一批,涉嫌走私,其中包含澳大利亚知名葡萄酒1000余瓶,以及法国玛歌酒庄、罗斯柴尔德酒庄等名庄酒100余瓶。
为规避高额税款,走私“水货”入境
此案中,涉嫌走私的澳洲酒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业内人士介绍,自“双反”政策落地以来,越来越多的澳洲酒通过走私的方式进入内地。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澳洲出口到中国的葡萄酒量下降了97%,降至2900万澳元,销量下降了93%,降至640万升。与2020年相比,这意味着损失达到约10亿澳元,数量损失9000万升。
“双反”之后,澳洲酒在中国市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稀缺的澳洲酒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按理来说应该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市场也有一些“异动”,澳洲葡萄酒价格确实在“双反”早期出现了上涨,但一段时间之后,部分经销商的拿货价格出现回落。
郑州的王总介绍说,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水货的出现,除了此案中通过这种瞒报、伪报的方式来逃避海关检查,进入内地市场,其实,更大批量的主要是通过香港、澳门港口,再经过走私的方式进入内地。
而这一点从出口数据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在截至2021年6月底的12个月中,澳出口香港的葡萄酒猛增111%,达到1.87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86亿元)。同期,澳葡萄酒对中国内地出口则大幅下降45%。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严厉的关税政策实际上关闭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向内地出口的大门。而香港由于实行与内地不同的税收制度,这一政策不适用于香港。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香港正成为澳洲酒进入内地的“后门”。
以假乱真风险大,购买选择需谨慎
一般而言,水货是指没有经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商检检验等一系列正规进口程序的产品,因此也没有中文背标等信息。
在投机商眼中,水货可以逃避关税,又省时省力,价格也相对便宜。故不少商家选择铤而走险,通过不正规渠道走私葡萄酒。但水货没有正规的进口来源,卫生安全、产品真假、退换货等问题都无法得到保障。
一位酒商表示,水货价格便宜是真的,但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更大,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价格进口商表示自己可以提供水货,但识不识货就看个人功力了。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不法商家以水货的名义贩卖假货。
市场鱼龙混杂,为了消费有保障,消费者最好还是选择能够提供正规进口手续的行货葡萄酒。
同时,根据海关提示,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涉嫌走私的,将受到相应法律的制裁。
来源:葡萄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