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九月最后一天了,期待已久的小长假终于要来了。举国欢庆的金秋十月,天地辽阔,风景正好,三秋桂子香飘万里晴空,星河浩瀚辉映千山万水,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好好庆祝一番?
节庆活动中,暂别了忙碌生活的人们在游玩消遣的同时,必定少不了要饮酒为乐或是洒酒缅怀。因而,在中国的节庆文化中,酒与酒文化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酒从历史中走来,在当今社会仍然占据着文化消费的至高点。幕后的真正推手并非那些名留青史的风流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对酒孜孜不倦地追求。酒不仅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礼节,而且还在重大节假日和关键的人生节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人强迫命令,老百姓也习惯于摆场酒纪念特殊的日子,经过千百年来的沿袭与坚持,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风俗。
酒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无法割舍的情结。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饮“年夜酒”。在一些地方,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酒还被视作吉祥之物,古语有云:“无酒不成礼。”在婚庆嫁娶之事中酒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饮酒习俗在其中更是有着充分的体现。十一黄金周是婚庆的旺季,婚宴上难免要推杯换盏,宾客尽欢,所以自然少不了饮酒。
十一小长假往往也是聚会、家宴的高峰,归乡省亲,走亲访友,无酒不成席,一场场酒席排闼而来,大家少不了多饮几杯。经统计,节假日期间酒驾案件的发案量为平时的3至4倍之多,酒后驾车被查处、判刑的案件居高不下,不仅说明驾驶人员对于交通法规、刑事法律缺乏敬畏之心,存在侥幸心态,也反映出大家对于“酒后不开车”这一警示还是不够敏感。酒香君在此唠叨一句:“拒绝酒后驾车 酒后莫开车,开车莫饮酒!”欢度佳节,饮酒助兴本是阖家欢乐的高兴事,千万不要酒壮怂人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此外,国庆长假难免在酒桌上遭遇敬酒、劝酒、灌酒等让人不愉快的事情,有时候朋友之间的聚饮难免会随着酒局的升温而有些失控,近年来,因为共同饮酒导致伤亡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件也是屡见不鲜,酒香君希望各位不要把友情都放在“酒”里,饮酒这种事还是要量力而行,国庆假期聚会切勿劝酒哦!
小饮怡情,大喝伤身,饮酒一定要懂得节制。虽然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身,但是有些时候氛围到了,却难免多饮几杯,面对这样的酒局,也要牢记慢斟缓饮,酒食并用,适量而为,意到为止。喝酒时请谨记以下几点:
① 啤酒、碳酸饮料、白酒不能混饮
② 酒后不能吃非甾体抗炎药
③ 服用头孢类药物需彻底禁酒
④ 痛风患者和高尿酸患者不能同时喝啤酒和吃海鲜
⑤ 喝酒后避免三种睡姿:平卧位、俯卧位、坐位
国庆佳节将至,酒香君在此祝愿各位佳节佳酿,饮酒适量,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