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贵酒与上海贵酒(岩石股份)商标侵权纠纷案终于有了眉目。
根据一份裁判文书截图显示,法院裁定:
一、被告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原告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第101911号和第8550010号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
2、 被告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100万元;
三、被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对上述第二项给付义务中的20万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回顾案件发展,早在2019年12月5日,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贵酒)就将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岩石股份)等作为被告,以侵害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正式起诉,诉讼请求被告停止对“贵酒”系列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删除侵权产品链接,立即停止使用“贵酒”字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今年5月,贵州贵酒起诉上海贵酒销售、贵州贵酿、上海贵酒(岩石股份)商标侵权一案一审开庭,作为知识产权的又一标志性案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是,对于该一审判决结果,上海贵酒方面对外表示,上海贵酒没有侵权行为,贵州贵酒对上海贵酒的相关诉请都已经被法院驳回。
目前,该判决文书尚未公开,纠纷详情依旧迷离。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上海贵酒的以上表述或存不实之处。
网易酒香从贵州贵酒的控股股东洋河股份方面了解到,该案一审判决确实已出,以上截图也确是一审判决结果。
洋河方面表示,上海贵酒除了存在侵犯商标权之外,还存在不正当竞争。而根据当前一审判决,法院已经认定上海贵酒存在侵害商标专用权,并判赔100万元。但法院并未裁定上海贵酒方面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一审判决,贵州贵酒方面提出了异议,贵州贵酒认为上海贵酒除了侵犯商标之外,还存在不正当竞争,已经提出上诉。
另外据了解,上海贵酒并未对当前一审结果提出异议并上诉。
追踪案件双方,原告贵州贵酒是贵州省重点酿酒企业,前身可以追溯至1569年贵阳府成立之时的手工酿酒作坊。1950年,贵阳市政府整合了贵阳市144家酿酒作坊,成立了国营贵阳酒厂。2009年企业全面改制成功,更名为“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贵州贵酒”,贵州贵酒正式成为洋河旗下一员。2019年8月,公司名称变更为“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
检索中国商标网发现,贵州贵酒早在1979年注册并获得第101911号“贵”商标,指定使用在酒类商品上。随后,贵州贵酒在酒精饮料等第33类类别上先后申请并成功注册了多件“贵”商标。
此外,贵州贵酒在生产、销售的白酒商品上使用“贵”字牌作为商品名称,至今已有超过30年历史,“贵”字牌已成为贵州贵酒标志性品牌符号。
(贵州贵酒产品图)
另一方面,三家被告公司均为关联关系。2018年还未改名的岩石股份(先后注册上海贵酒销售、上海军酒、上海贵酒科技等销售企业,开始切入白酒行业。2019年11月15日,岩石股份更名,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贵酒”),并加大在白酒行业的投入。
(上海贵酒 贵十六代产品图)
对比上海贵酒和贵州贵酒产品形象,其中“贵”字商标十分相似。一审判决也做出裁定,要求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原告贵州贵酒集团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
对于不正当竞争的指控,上海贵酒方面对外表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多个维度进行调查和论证,但事实上,上海贵酒公司2019年9月使用贵酒作为企业字号时,并不知道还有贵州贵酒这家企业。”
“上海贵酒既不存在任何不正当竞争的主观故意,也不存在事实上的不正当竞争及侵权行为。上海贵酒规范使用‘上海贵酒‘企业名称,与‘贵州贵酒’存在地域上的显著差异,不可能产生混淆。”
显然,对此表述,贵州贵酒方面是不认同的。当前一审判决结果出炉,虽然贵州贵酒已经实现了被侵犯商标的维权,但对于不正当竞争的维权诉求还在进一步争取中。对于该案,网易酒香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