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2021年经销商大会上,近年来频繁注资白酒的郭广昌演讲时开场自嘲说他近期被形容为一个“酒鬼”,而他选择投资白酒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喝了世界上那么多名酒,最后还是觉得中国白酒最好喝。一语道破天机,因为舍得酒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张树平介绍说,2020年遭遇多重因素叠加,但舍得酒业依然逆势增长,正是他们在竭尽所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品质的白酒,并得到市场的认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而若观察2020年白酒市场竞争的态势,郭广昌和张数平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品质过硬才是市场竞争的基石,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好产品永远有市场。2020年白酒整体下行,而少数品牌走势看涨,在产业深度调整的焦虑中,寻求创新突破的着力点成为酒企普遍的工作重心。
那么在2020年,都哪些白酒企业实现了逆势增长?主要酱酒生产企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酱香热持续推高,市场上甚至出现“点酱成金”的现象,资本市场甚至有了以“含酱量”评估投资标的现象。但市场从来不止一面,并不是所有的酱酒企业都实现了增长,而在酱香热之外,浓香五粮液、国窖1573,清香的汾酒,馥郁香的酒鬼酒等等,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市场竞争的态势似乎不像郭广昌先生所言的“逻辑很简单”。
在笔者看来,大道至简,郭广昌所言的“逻辑很简单”,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底层逻辑来分析,好产品一定会有好市场。但大道至简,却没有近路。好产品拥有好市场,还有许多基础的工作需要夯实,许多坚实的步子需要走稳。
拨开品类风口的云雾去看,市场实现增长的企业,主要得益于其长期蓄积的以品质为基础的市场势能。好品质一定是基础,因为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不容亵渎,以次充好的产品会让消费者远离而不再回头。但并不是所有品质过硬的白酒在市场上能保持过硬的竞争力,因为好品质的产品还需要精确的表达,让消费者感受到好品质带来的好体验。
好产品是后端的基础实力,而好表达则是前端的基础功课。舍得酒业的增长得益于以老酒的优势为品质表达方式,酒鬼酒的增长得益于馥郁荟的消费体验。而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酒深受市场欢迎,也和其系统表达酱香酒的工艺特点,进而让消费者有清晰可感知的品质体验直接相关。
中国白酒分十二大香型,浓、清、酱、米四大香型之内又分若干流派,可为百花齐放、各美其美。这些品类与流派的形成,是由白酒酿造的基础条件如生态、原料、技艺等所决定的,因此与不同地域生态环境有关,与各地味蕾偏好相关,与酿酒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关。
著名白酒专家胡永松教授4月5日在接受笔者专访时强调说,白酒的科学性不被社会公众和消费市场所认可,是因为我们在科学地表达白酒的品质故事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企业经营固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也必须尊重科学,以科学的方法提升产品的品质,以科学的方法和自身的优势开拓市场,企业的竞争势能才能充分得以释放,而盲目跟风就等于脱离自己的赛道,最终得不偿失。
因此胡永松教授呼吁,白酒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能媚俗,而是要坚持满足消费需求为市场导向的基础逻辑,在强化自身个性与优势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做好消费教育工作,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让酒企全员和经销商、合作伙伴都充分了解企业酿酒技艺的自身特点和优势,让消费者体验到中国白酒品类多样性各美其美的魅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以品类自信坚守产品极致,然后笃定地把结果交给时间,这时,逻辑才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