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比起诗词、风景,我更建议你体验下湘酒?

2020-01-24 16:58:50 来源: 网易酒香 举报
0

为什么说比起诗词、风景,我更建议你体验下湘酒?

每当有好友藉着长假打算出门旅行时,作为朋友圈中“旅行吃喝百科全书”的我,免不了被要求分享自己记忆中的风景和饕餮美食。

年关将至,好友们早已不满足于在家过年,也想紧跟潮流来一次年味之旅,而我自然是首推湖南,毕竟洞庭水波、湘江云雾、凤凰飞歌……多年在文字中偶拾的那些印象,早已让我心之神往:“笼罩在温柔如纱,山水峦嶂下人们的生活,竟是人情瑰丽而浪漫,习俗魅惑而诡异。” 沈从文从不为笔下的湖南而吝惜赞美之词。

其实有关于湖南的诗词歌赋,早已数不胜数,既有上至盛唐“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的盛景,也有下至晚清“红灯万盏千人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浪漫。

至于魅惑而诡异的习俗,未曾亲身经历,却也从字里行间领略过那份幽隐和神秘。

隐藏在平仄格律之后的,是湖南最具特色的风景与人文,而这之中,湘西无疑位居前列:土家摆手舞的大摆手、小摆手,《边城》之中为人所熟知的傩戏、苗族鼓舞、对酒歌等等,尽是旅行者和文化学者的最爱。

都说土家善歌,苗家善舞,不过是互文现义的说法,苗家以歌为媒,籍歌相恋的美名无人不知,但若是有机会参与土家婚俗中的哭嫁,“哭父母”、“骂媒人”、“哭闺门”……歌词曲目之丰富、歌调句式之真挚,寻常外人怕一时也难以分辨新娘到底是想嫁与否。

而提到傩戏,世人印象中往往有着凶煞古怪的面具,简单却充满巫觋之气的节拍,作为古代祭祀仪式中驱鬼逐疫的一种传统舞蹈,傩戏其实并非湖南特有,而是广泛流传于川贵、江西、鄂西、鄂西一带,却独独因为《边城》而被世人所熟知。

更有意思的是,在唐朝,便已经有了宫廷傩,由天子或指派的朝廷命官进行主持,“大傩”的祭礼就在除夕之夜,虽有宵禁,元宵之日起却可以戴上傩面通宵达旦庆祝三天三夜,就连唐代诗人元稹也曾在《除夜酬乐天》中写道:“引傩绥旆乱毵毵,戏罢人归思不堪。”之前大火的《长安七十二时辰》中,狼卫曹破延和麻格尔在闻染帮助下离开坊市时,二人便是带着傩面。

一入湘西,自然是远离了洞庭的舟楫湖泽,眼前尽是雾绕云牵的林立峰岳,此时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突然和酒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知酒善饮的湘西男女,歌舞礼仪之中的巧织妙穿,无酒不飞歌,无酒不起乐,无酒不摆舞,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

酒作为独特的情感文化催化剂,成了湘西地域的文化根源所在。当然如同人们到了青岛总要叫上一瓶青岛啤酒,到了贵州总要品上一品茅台,在湘西,若是有朋友接风,那么土生土长、窖泥洞藏的酒鬼酒,无疑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佳品,若不是有好友推荐,怕是我当时也在无意中错过了一次对于白酒的改观。

彼时初到,架不住湘西好友浸染着善良和艺术,却又充满了匪气霸气的劝酒辞令,满脸自豪的告诉我,拿来招待我的绝对是诚意好酒,绝不会给他造次丢脸,说罢自己倒是先一饮而尽,颇有些王维《少年行》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侠意。

为这种孩童式的急切和爽直而忍住笑意,不善饮酒的我还是小心翼翼的端起这一小杯酒闻了闻,感觉香气扑鼻,色泽微黄偏绿,倒是真有些琼汁玉液之相,浅酌一口,口感圆润醇和,远没有想象的刺鼻酒气和辛辣苦涩,如今忆起,不敢说是畅怀豪饮,却也是难得的尽兴微醺。

作为一个尽责的吃货(谁又规定吃货只管美食,不涉美酒呢?),事后我特意翻阅了湘西的酿酒工艺,不得不借用宋徽宗在《艮岳记》中所述,“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力所能及者。”

众所周知,北纬30度是一个神奇的纬度,自西向东,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三星堆、神农架、庐山、黄山皆是依次排列,而纵观世界,古埃及文化、玛雅文化、巴楚文化也尽出于此。

可谁又能想到,这还是一个酿酒的黄金纬度,既有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酒,又有酒鬼酒这种馥郁香代表。

话说回来,转眼间距离上次湘西乾州之行已有数年,想起上次的微醺时光,恍惚间还有些不居庙堂的洒脱不羁,一如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为李白所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而同为唐代三李之一的李贺,着诗多用泣、幽、冷,既有“幽兰露,如啼眼”的意境阴冷,却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豪迈宏大,终是依靠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想象力,成就了自己的诗鬼之名,史称“太白诗仙,长吉鬼才”,倒也与湘西酒鬼酒这不同寻常的酿酒藏酒之技,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身居京城,雪后盛景,思湘之情早有蕴意,自斟复自酌,何日返湘西?

王彤 本文来源:网易酒香 责任编辑:王彤_NG1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