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庄酒市场混乱缺监管

2014-12-01 19:10:31 来源: 网易酒香 举报
0

近日有报道称,国内知名酒企中信国安在新疆大规模收购葡萄园建酒庄,将工业化贴牌生产出来的酒包装成酒庄酒进行销售。11月26日,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所有的葡萄原料都是自己公司种的葡萄,自己酿造、自己生产灌装,是不是

酒庄酒不是很清楚,因为酒庄酒概念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晰,公司也没有用“酒庄酒”这个概念进行过传播。

记者调查了解到,酒庄酒在国外市场比较成熟,但在国内市场由于没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大家蜂拥而至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其中不乏贴牌代工、价格虚高等问题,而中国酒业协会推行的“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仍没结果。与此同时,受到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酒庄酒的高价格局正在被打破,渠道被迫转型。

概念混乱 认证无时间表

据了解,酒庄酒就是酒庄里面所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一般要符合三个要素才能称之为酒庄酒或者庄园酒:一是在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域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种植园;二是所种植树的葡萄不是以商品出售,而是自用酿酒的原料;三是酿造和灌装全过程都是在自己的庄园中进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中粮君顶酒庄市场部总经理刘忠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庄酒最初是从进口酒而来,在法国酒庄酒必须保证原料是这个酒庄的土地上种出的,酿造、生产、灌装等都是在酒庄里完成。这一系列环节有相应的葡萄酒法规范,但到中国后,却没有一个标准来区分酒庄酒和产区酒。

他表示,在国外,决定酒庄酒的因素有五六个,比如大环境、气候、葡萄苗、酿酒技术,甚至包括葡萄树的间距,产量的控制等,都有相应规范。但在国内,酒庄按什么样的标准种植葡萄、生产葡萄酒却不得而知。

通葡股份副总经理金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庄与酒厂应有所区别,酒庄采集的葡萄是自己庄园的葡萄地,或来自所在产区的葡萄,都是酒庄酒的范畴,而酒厂生产的酒所需要的原料是从远超过自己产区的地方拿来葡萄酿造葡萄酒,比如法国酿造的葡萄酒所需原料是从西班牙进口的。

“在法国,有的酒庄很大,有的只是个小作坊,只要符合相应的标准,都被定义为酒庄。中信国安的葡萄基本都是来自自有原料基地,或是自己签约的基地,自有基地的酒都来不及灌装,没有必要从远处拿原料贴上酒庄酒的标签。”金炜说。

酒庄酒如何界定?一时难有官方的说法。不过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份,中国酒业协会召开了“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发布会,称8月份首批申请产品上使用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第5504363号)的酒庄,应满足归属于酒庄并且能够百分之百完全控制的葡萄园;葡萄种植、酿酒到灌装的全过程都是在酒庄完成;葡萄定植后第三年方可出产,并实行限产,亩产在1000公斤以下;酒庄酒的产量应与酒庄种植葡萄面积及单产相对应;酒庄酒年生产能力应不低于75千升等。

按照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的说法,第一批获得“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的产品在8月中下旬上市。然而11月26日,王祖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推进工作仍在进行中,第一批获得“葡萄酒酒庄酒”认证的产品何时上市,目前仍无时间表。

鱼龙混杂 行业缺乏监管

虽然国内酒庄酒尚无标准出台,但由于国外已经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因此酒庄酒是否就是好酒仍是个问号。金炜表示,国外酒庄酒是代代相传,有丰富的经验积累,酒庄酒的风格比较有特色,而中国酒庄酒是从酒庄里产出来的酒,但未必是好酒,中国酒庄普遍存在缺乏个性、缺少风格的问题。

他表示,中国酒庄里的葡萄树树龄比较短,一般不超过十年,品种单一,大家一窝蜂地种赤霞珠,往往酿出的酒出现不了特别好的风格,各个产区自身品种并不是很多,有的品种很好,有的品种则很难适应当地的土壤,需要种十几个品种来试验,很多酒庄达不到这种境界,因此要做出有自己的特色、风格,能够为消费者、行业专家和顶级专家认可的酒庄酒是很难的。

金炜认为,中国要想自己的酒庄酒有风格,需进行混酿、调配。在不违反做好酒的原则下,在中国酒庄酒发展过程中,单品种进口原料酒,进口其他品种和其他产区的酒进行调配,在国内酒庄酒发展过程中应该是允许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大大小的小的酒庄多达200家以上,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宁夏、甘肃等地,国内做得比较好的酒庄有山西戎子酒庄、内蒙古的金沙臻堡和威龙沙漠绿洲有机葡萄庄园,后两者都是在没有污染的沙漠里种植葡萄、酿造、生产、灌装。

目前国内有一部分的酒庄是在认真做酒,虽然葡萄品种不足,但一直在努力探索;而另一部分酒庄则无心种植葡萄,急功近利,从其他地方买进原料直接灌装贴牌生产,导致行业鱼龙混杂。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一些跨界投资人看到葡萄酒行业的商机,迅速投资进入,但进来后却发现做酒庄酒获利很慢,光种植葡萄就要三年以上。于是圈一块地,建造一个欧式的大房子或类似城堡,自己不种葡萄,也不研究生产工艺,更不去酿造,而是在国外进口一些葡萄酒贴上自己的牌子,就叫酒庄酒,只是为了投资而投资,根本没有考虑长远发展。该人士表示,由于没有相应的规范标准,酒庄酒可能只是一个生产基地,没有自己的葡萄园,没有规范的运作,只是创造一些酒庄的品牌,无限地把产量扩大,然后借用酒庄酒的概念来宣传。

事实上,不管是自己酿造的酒庄酒,还是贴牌生产的酒庄酒都面临着监管难题。在管理方面,目前很难有一个严格的监管机制,一旦酒灌到瓶里就很难检测酒从哪里来,这就使得酒庄酒在市场上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尤其是那些贴牌酒的质量很难保证,对认真投入巨额成本做酒庄酒的企业来说是一种伤害。

价格虚高 渠道转型受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酒庄酒之所以吸引大小企业跟风原因就是概念背后的高利润驱动。金炜表示,酒庄酒代价比较高,价格高一些比较正常,但目前国内酒庄酒价格普遍虚高,因为在国外,绝大部分都是酒庄酒,通常来讲在当地的价格是每瓶10~30欧元或澳元,不加关税运到中国折合人民币100~300元,而国内的酒庄酒定价基本在300~1000元,有的甚至更贵。在中国,1000元可以买到加过税的列级名庄,一个刚刚起来的酒庄酒每瓶却也卖1000元,甚至卖到2000元,即使认真做酒也没有这么贵。

他表示,酒庄酒并不是贵族酒,国际上的酒庄酒比较亲民,那些售价很贵的是极品酒,都是来自名庄和列级的土地,有权威专家的评分,获得过有分量的奖项,才可能形成极品,享受到市场的高价。

在国外,通常酒庄酒的都是很实惠的,不算关税,人民币价格在100~300元,加上关税的话,到中国每瓶100~500元是比较合理的,100~150元可以喝到正宗的酒庄酒。不过在中国市场一旦贴上酒庄酒的标签,价格就会上升到500~1000元,甚至2000元以上,或是更离谱。

然而,随着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出台,酒庄酒的销量开始下滑,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据不完全统计,有一半的酒庄酒都回归理性,价格下降50%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张裕的三大酒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有限公司、辽宁张裕冰酒酒庄有限公司和新疆天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依旧处于亏损之中。其中,爱斐堡的亏损有些缩小,其余两家子公司的亏损均有所扩大,总亏损额扩大到1645.58万元,同比上升45.6%。

业内人士认为,原来酒庄酒一直定位高端,价格虚高的背后是三公消费在支撑,然而随着政策发生变化,业绩下滑是必然的。原来这些高端酒庄酒的价格售价高的达到一两千元,现在基本在六七百元以上,实际上是在降,各企业都在调整中。

由于业绩和销量下降,很多酒庄酒都在进行渠道转型,过去酒庄酒主要集中在团购渠道、高端会所,现在很多都纷纷转型到商超、专卖店,甚至是电商渠道。但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酒庄酒的价格是否亲民,能否被老百姓接受,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把辛苦打造的高端市场放弃去走低端路线,而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开拓一些亲民产品,从而为酒庄酒的发展寻找出一条新路。

张涛 本文来源:网易酒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