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总体情况

2015-09-11 17:08:49 来源: 网易酒香 举报
0

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局长

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秘书长

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组委会秘书长

陈  浦

(2015年8月2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

亲爱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谨代表中国·河西走廊第五届有机葡萄美酒节组委会和甘肃葡萄酒产区的父老乡亲向大家问好,并衷心感谢广东乃至全国媒体、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广东省酒业协会、广东省甘肃商会对甘肃葡萄酒产区的厚爱和关注。

从2011年开始,我们每年在景色迷人、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举办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以下简称为美酒节)。十几天之后的9月15日,以“相约葡萄酒城,共商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美酒节,将在“中国葡萄酒城”武威市隆重开幕。

为什么我们要举办美酒节呢?

我想,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我们的优势和特点,大家就会明白。

一、河西走廊具有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

这是我们在全国葡萄酒产区中特有的一个优势。早在2400多年前的汉代,魏文帝曹丕曾做《凉州葡萄诏》,称赞凉州葡萄“他乡之果,宁有匹之者”,凉州葡萄酒“甘于曲米,善醉而易醒”。古代的凉州,就是今天的武威。唐朝诗人王翰《凉州词》脍炙人口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清代武威学者张澍的“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民国时期政府监察院长于佑任的“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都把葡萄和葡萄酒作为河西走廊的象征,由此可见河西走廓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二、河西走廊具有发展有机葡萄酒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天然秉赋

河西走廊东起武威乌鞘岭,西到敦煌甘新边界,连绵千里,一马平川,面积11万平方公里,属缺水少雨的干旱地区。

缺水少雨,干旱半干旱,这是发展农业的劣势,但恰恰又是发展有机葡萄酒产业的优势。

葡萄酒产业能否做大做强,主要决定于葡萄酒品质。葡萄酒品质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说法,而原料品质决定于光照、温度、降水和土壤等因素。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度到40度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

先说光照: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的反映很敏感。河西走廊的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高出法国波尔多1000多小时,比我国河北、山东等地高200多小时,葡萄穗大粒大,着色非常好,葡萄酒香气浓郁。

再说温度:葡萄是喜温作物,对热量要求很高。河西走廊的有效积温高达1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在15℃以上,高于法国波尔多6-9℃,高于我国东部产区3-6℃。这非常有利于糖分结晶和积累,使糖酸比处于最佳状态。

其次说降水:河西走廊的气候非常干燥,可抑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不需喷洒农药。世界上其他葡萄产区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上,病虫害易发生,离不开喷洒农药。我国西部,特别是河西走廊的这一优势在全球独一无二。同时,依靠无污染的祁连山雪水和地下井水灌溉,进一步保证了葡萄品质。此外,干燥的气候为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轧汁这一工艺要求也提供了保障。

再次说土地:河西走廊的葡萄酒产区都处在沙漠沿线的戈壁荒漠区,土壤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非常丰富,且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同时,可供开发种植的沙荒地和戈壁滩很多,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1999年10月,参加全国第五届葡萄科学讨论大会的33名高级专家一致认为:以武威地区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属我国酿造葡萄发展的最佳产区,是绿色食品理想的种植地区。所以说,河西走廊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能生产高端有机葡萄酒的“绝版产地”之一。有人这样形容:“在中国,如果是一枚理性的葡萄,由它来选择自己生长的地方,那么毫无疑问,首选是甘肃的武威乃至河西走廊。”

三、河西走廊具备了葡萄酒产业优越的发展环境和优良的产业基础

河西走廊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在漫长的岁月里,曾被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改革开放后,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得以重新起步。2010年3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要把葡萄酒这一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政府增税为一身,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好产业做大做强,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省人民政府制订并出台实施《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举全省之力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市委、市政府也制订了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特别是武威市委、市政府把以葡萄酒为主的“液体经济”作为全市首位产业,对市域内从事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项目建设发展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建立葡萄酒产业发展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大对葡萄酒企业和农户葡萄种植水权配置,优先供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葡萄酒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融资担保、技术改造等方式,支持葡萄酒企业加快发展。

截止2014年,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0.24万亩,比2009年增加了156%,约占全国酿酒葡萄酒种植面积的15%;葡萄酒生产企业和苗木繁育、葡萄籽深加工、制瓶及包装印刷等产业链企业16户,比2009年增加8户,形成了葡萄种植、采摘、压榨、酿造、储存、灌装的完整生产链;葡萄酒产能已达到13.9万千升,比2009年增长30%。

目前,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已拥有莫高、皇台2家上市公司,莫高、紫轩、威龙、祁连、国风等5家有机认证企业,莫高、紫轩、威龙等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以黑比诺、赤霞珠、品丽珠、美乐、雷司令、贵人香等世界著名品种酿造的干红、干白、冰红、冰白、甜型、半甜型以及蒸馏酒等10多个系列上百个产品。莫高、威龙葡萄酒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列全国前四名,莫高、紫轩、祁连等公司生产的部分品牌葡萄酒已销往美国、澳洲、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2012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涉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个市14个县(市、区)的116个乡镇、农林场现辖行政区域的河西走廊葡萄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与此同时,依托河西走廊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葡萄酒生产线、葡萄酒基地、葡萄酒庄园等生态旅游观光点,打造各具特色的葡萄酒生态旅游文化。莫高公司在建成了集参观、展览、旅游、品鉴、窖藏、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化、园林式莫高国际酒庄;紫轩酒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甘肃威龙建设了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庄园式沙漠绿洲有机酒堡。

四、河西走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葡萄酒产区管理、服务体系

葡萄酒产业包含种植、加工、营销等多个环节,涉及农林、工业、商业、旅游、文化等诸多产业,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科技支撑、品质保障和行业自律体系建设。

在组织领导方面,组建了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产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技术支撑方面,依托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等单位科研力量,联合相关企业,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优质苗木的选育及对苗木和砧木的改良,提供种质资源并建立母本园和示范基地,研究和推广嫁接栽培技术和越冬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先进酿造技术和工艺,开发特色葡萄酒品种和葡萄酒副产品,培养葡萄酒专业技术人才,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此同时,在甘肃农业大学开设了葡萄酒专业本科班,在武威市创办了威龙葡萄酒职业学院,与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区建立了交流培训机制。目前,已拥有园艺师、酿酒师、工程师、研究员30多名,技术员100多名,国家级评酒师12名,正在培养的80名本科生、200多名高职生即将毕业。

在品质保障方面,依托国家农副产品甘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现有的人员和设备,组建了甘肃省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建立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许可证制度,建立了葡萄酒质量监督体系,对葡萄酒的质量统一监督、检验,确保了河西走廊葡萄酒品质稳定提高。

在行业自律方面,成立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负责研究市场动态,为企业和种植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相关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促进产区企业“抱团”营销推介等发展项目,进行行业自我管理和规范。2013年8月,联合河西走廊葡萄酒生产企业,制订并发布了产区自律公约。4年来,围绕河西走廊葡萄酒“抱团走出去”推介营销,“择优请进来”投资发展,在国内外组织各类推广活动60多场次。

五、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投资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山东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产业基地西移河西走廊,在武威建设的年产10万吨沙漠绿洲有机酒堡主体工程已经完工,10万亩的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已经建成了3万多亩;美国加州月色美地国际红酒集团在凉州区、民勤县投资的2个酒庄已于去年4月18日开工建设。

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心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使河西走廊成为全国优质、高端葡萄酒的核心产区。为此确定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一)酿酒葡萄种植:力争到十三五末,在保有3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基础上适度增加种植规模。

(二)葡萄酒生产加工。到2020年,全省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建成集科研开发、葡萄酒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酒庄、酒堡30家。

(三)葡萄酒市场销售。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优质葡萄酒销售网络,在国内大城市和主要葡萄酒消费地区建成若干甘肃葡萄酒专卖店与连锁销售体系,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市场份额占全国葡萄酒市场的10%左右,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

据预测,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和葡萄酒消费增长的较高速度,将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叶。那么,毫无疑问,绵延千余公里的河西走廊,可供开发种植的很多沙荒地、戈壁滩,为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有机葡萄酒的地域特色,为有机葡萄酒产业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

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就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2011年3月,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决定以举办美酒节,就是为了弘扬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的独特历史文化,传播河西走廊葡萄酒有机绿色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示河两走廊有机葡萄酒的产业优势、品牌形象和文化底蕴,进一步推进我省葡萄酒产业开展国际间、省际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省葡萄酒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企业、葡萄酒产业链企业、营销商和投资机构投资合作的总体效应,推动我省葡萄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美酒节已经举办了四届,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行业节会品牌。

首届美酒节为期半个月,在兰州市开幕,敦煌市闭幕,接待省、境外代表团23个,参会宾客4000多人,使我省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和产区特有的“有机”概念开始得到传播。

第二届美酒节在嘉峪关市开幕,张掖市高台县闭幕,为期一个月。这届美酒节是在先期“抱团走出去”推介营销的基础上,邀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和东南沿海等省市实力较强的经销商参会,会期签订销售合同2.5亿元;以“河西走廊新发现”为主题的葡萄酒论坛,使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品牌得到广泛传播。

第三届美酒节主会场主体活动在武威市举办。以招商引资、促成项目和国际合作为重点,签约项目28个,签约总额34.89亿元;在“河西走廊葡萄酒的咋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的论坛上,近20名国际国内葡萄酒知名专家的演讲,拉开了我省葡萄酒国际化合作的序幕。

去年3月,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决定将美酒节永久落户武威。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借鉴国际国内举办节会的成功经验。凡是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节会,基本都是永久会址,经过持续而精心的培育才越办越好,成为品牌节会。二是发挥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近五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葡萄酒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的规划,把以葡萄酒为主的“液体经济”确立为首位产业,已经形成了葡萄酒产业集群。因此,将葡萄美酒节永久落户武威,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产地党委政府精心培育节会的积极性,并且借助武威“中国葡萄酒城”这块金字招牌,形成品牌叠加和产业集群效应,辐射带动河西走廊产区和全省葡萄酒产业发展。

第五届美酒节,以“相约葡萄酒城,共商合作发展”为主题,继续围绕把葡萄酒节“办出水平、办出规模、办出影响,力争办成国内外葡萄酒界知名品牌节会,着力打造中国葡萄酒城,辐射带动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按照“高起点、高水准”的要求,由知名上市公司、进入全国前三甲的我省葡萄酒龙头企业---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下面我将本届美酒节总体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在预期目标和总体安排上,美酒节重点突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邀请和吸引葡萄酒及相关产业链、葡萄酒经销商及投资机构决策层人物参加节会并考察洽谈,力争签约一批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庄及“中国葡萄酒城”相关投资项目。

二是邀请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及其知名专家莅临节会,请他们到产区深入考察,举办专业、高端的葡萄酒品鉴、交流活动,借助他们独有的影响力,传播产区基地优势,吸引国内外经销商,促进葡萄酒营销推广。

三是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知名文化经济学者、关注并支持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和“中国葡萄酒城”建设的各界人士莅临节会,吸引投资置业葡萄酒产业。

四是邀请大众媒体、行业媒体、网络媒体宣传造势,通过节会各项具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活动,形成节会膨胀发酵的持续传播效应和推动全省葡萄酒产业及“中国葡萄酒城”发展的动力。

五是通过举办互融兼具的“专家论酒,游客品酒”的专业化与大众化活动,吸引国内外及产区各阶层人士踊跃参加节会,增强对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的热爱和认知,激发促进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和“中国葡萄酒城”发展的热情。

六是搭建国内外葡萄酒和优质农产品推介展销平台,举办中国葡萄酒城葡萄酒展览会和河西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积极培育农产品展销订货、对接洽谈,新产品、新技术推介推广等内容多、特色明、效益好的会展经济。

七是创新办会风格、丰富节会内容,努力打造代表中国葡萄酒风格的葡萄酒节会,使“中国葡萄酒城”乃至河西走廊成为中国葡萄酒文化思想策源地。

八是鼓励和支持省内各葡萄酒生产企业和葡萄酒产业链相关、相邻企业及相关机构,在主体活动之后举办分项活动。

二、在举办的理念和原则上,突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坚持节俭办节。厉行节约,大气简朴,高点卡位,守正创新,讲求实效,促进产区和企业招商引资、品牌推广、产品营销。

(二)打造精品节会。代表性和权威性、国际性和地域性、实效性和市场性互融兼具,努力向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节会迈进。

(三)媒体全网传播。实现国家级权威媒体、国内著名门户网站、国内财经综合媒体、国内酒类专业媒体、甘肃省内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全网式传播。

通过上述理念和原则,实现如下三个目标和亮点:

(一)树立价值坐标:树立河西走廊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地理价值坐标。

(二)展示发展信心:集多方资源,提高凝聚力,展示河西走廊做强葡萄酒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三)拉开三大占位:寻找风口,吸引电商、资本、渠道关注,拉开区域、品牌和行业占位的三大序幕。

三、在活动安排上,确定了6项主体活动和24个分项活动

6项主体活动是:

(一)914日晚在莫高国际生态酒堡文化广场举行的中国·河西走廊第五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厂商对接峰会。甘肃省内各葡萄酒生产企业,将带着自己的美酒,与特邀的来自国内外的酒类经销商、投资商、葡萄酒营销专家,品鉴交流,进行投资、营销等项目洽谈合作。

(二)915日上午900在莫高生态酒堡文化广场举行的中国河西走廊第五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开幕式暨丝绸之路与葡萄酒文化高峰论坛。这两项活动同场举行,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省、市相关领导,国家级有关商会、协会负责人,国家级葡萄酒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内知名文化经济学者,省内各葡萄酒产区政府代表团,省内各葡萄酒生产、经销及相关产业链企业代表团,国内外相关葡萄酒产区、葡萄酒生产企业代表团,中外相关专家,国内外葡萄酒投资商、经销商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

开幕式简短举行后,受邀中外嘉宾将围绕“丝绸之路八千里,葡萄美酒三千年”这个话题,纵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演变,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与潜力,并就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届时,著名文化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中外著名葡萄酒行业专家将与我省同行探寻文化、激荡思想,纵论中国葡萄酒发展。

  (三)915日至17日在武威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暨仓储物流中心举行的中国葡萄酒城葡萄酒展览会暨河西优质农产品博览会。这是首次将中外葡萄酒展览嵌入葡萄酒节,目的是相互借势、相互促进,促进葡萄酒的国际国内融合发展,促进交流和营销。

(四)915日下午在武威市政府北四楼会议室举行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投资对接暨项目签约会。届时,除省、市政府领导讲话致辞外,省葡萄酒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酒庄建设扶持政策,河西走廊产区各市推介葡萄酒庄招商引资项目,意向投资商介绍投资项目,莫高公司推介“莫高中国葡萄酒城”酒庄建设运营模式,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五)815日晚在武威市天马湖畔举办葡萄酒品评品鉴消夏之夜。这是受邀参加节会的中外宾客及产区群众共同参加的葡萄酒品评品鉴活动,穿插文娱表演活动和音画时尚节目。邀请国内外葡萄酒品酒大师对我省葡萄酒品鉴点评,同时传播葡萄酒文化。充分让产区群众享受葡萄酒节盛会,促进扩大节会消费,探寻节会营销方式。

(六)816日上午举行的京东中国特产·武威馆开馆仪式。

    除上述6项主体活动外,各企业还将举办因企施策、各具特色,突出营销、注重推广,彰显个性、务求实效的24个分项活动。这些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0月中甸。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美酒节已逐步成为具有地域特点的行业品牌节会,已成为葡萄酒企业产销对接、河西走廊产区品牌宣传推介和葡萄酒产业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甘肃的葡萄酒因美酒节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河西走廊产区品牌因美酒节为人知晓、得到认同。美酒节的举办让企业受益、产区扬名,带动了葡萄酒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区农民增收,可谓一举多得。

从目前筹备工作情况看,本届美酒节以塑造代表中囯特色产区形象高点卡位,著名文化学者、经济学家、营销大师、中外葡萄酒专家、国内外葡萄酒行业协会领袖、全国葡萄酒专业经销商组团、齐聚武威,构成了虚实相融、内外互动、纵横交织的总体活动格局,突破了被人们形容为“王婆卖瓜”、“自娱自乐”的节会模式,呈现出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的特点。同时,宾客邀请精挑细选,将给企业带来营销推广的无限商机。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8月的甘肃,秋风送爽,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美景与美酒交相辉映,一定能够使宾朋客商在游览丝绸之路的同时,感受淳朴敦厚、和善好客的民风民俗,领略河西走廊的特有魅力,体验葡萄美酒带来的激情享受,寻求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机会。我们相信,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必将提升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必将促进河西走廊有机葡葡酒产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雄心一片在凉州!让我们期待着迷人的8月,相约河西走廊,醉美葡萄酒城!

谢谢大家!

戴戴 本文来源:网易酒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