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如何爱上葡萄酒的?

2015-05-06 10:22:49 来源: 网易酒香 举报
0

杜甫在《曲江》诗中曾经这样感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中国历史上二百多位帝王中,能够活到七十岁左右的极少,而康熙皇帝便是这些长寿帝王中的一个。

康熙在《庭训格言》中多次评论酒。他说:“酒之为用也,所以祀神也,所以养志也,所以献宾也,所以合欢也。”但同时,他认为多饮酒不仅对人无益,而且可以乱人心志,或致疾病。所以,虽年少即能饮,但成年后一直保持节制,需“不时不节,不可”,因此其只在膳后或年节筵宴,饮一小杯酒。

至康熙中末期,天主教除进行宗教活动之外,也还从事过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翻译介绍工作,虽然这些所谓“西学”在当时的西方并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之所以把它搬到中国,只是用来作为传教的媒介,其根本用心是为了借“西学”论证神学,并借此迎合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以换取在中国打开传教的局面。

传教士带来的这些“西学”事物,对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意识形态有所震动,在客观上对中西文化交流和开阔我国人民的视野是有益的。中国封建社会对西方很不了解,封建官僚和儒学传统对科学技术有长期持排斥的态度。

但康熙却是崇尚西学的皇帝,康熙盛赞西洋葡萄酒的故事,就发生在那段时间内。

当时,清廷一些大臣已经联手弹劾天主教的传教士,并对他们采取了拘押的行动,这个消息传到了康熙那里,康熙于四十八年(1709年)一月二十五日,发下一道上谕,借着传教士曾劝谕皇帝喝葡萄酒的事,肯定了西洋人南怀仁、安文思、徐日升、利类思等在为清廷效力,并不是某些大臣们所言的坏人。上谕中说这些西洋传教士劝康熙进葡萄酒:“前者朕体违和,伊等跪奏:西洋上品葡萄酒,乃大补之物,高年饮此,如婴童服人乳之力。谆谆泣陈,求朕进此,必然有益。朕鉴其诚,即准所奏,每日进葡萄酒几次,甚觉有益,饮膳亦加,每日竟进数次。朕体已经大安,伊等爱君之心,不可不晓谕朕意。”

这个上谕暂时解脱了受非难的传教士们,应该说,康熙皇帝也是切身体验到西洋葡萄酒的好处的。因为此前,一位叫罗德先的传教士已经建议康熙皇帝服用葡萄酒治好了他的心悸症。葡萄酒在康熙的心中确立了“滋补上品”的地位。不过,以当时的研究,大家对葡萄酒了解尚少,除了酒精饮料外,大家对葡萄酒的作用都只能靠切身体验。

康熙后来非常喜欢西洋葡萄酒,还曾颁发谕旨全国征酒,当时的传教士们和华东华南诸省官吏心领神会,闻风而动,唯恐贻误了这此取悦至高皇上的机会,以致康熙四十八年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仅江浙的传教士和官吏就向康熙皇帝进献了100多瓶(当时举国之力才100多瓶。。。),史载“雇包程骡子,星夜送来,不可误了时刻”,西洋葡萄酒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新宠和绝对的奢侈品。

康熙皇帝把“上品葡萄酒”比做“人乳”,他也为此养成了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习惯直到去世。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当朝时间最长的皇帝。

后来,清朝历代帝王都把西洋葡萄酒专门储备在御药房做补品之用。如果说康熙年代只有皇帝能体验葡萄酒,在后来应该很多大官都能喝到了,并且有人专门开始研究总结葡萄酒对身体的作用。雍正六年(1728年)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编撰)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葡萄酒治胃阴不足、纳食不佳、肌肤粗糙、容颜无华。”。

清末,我国的近代葡萄酒生产开始起步,生产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张涛 本文来源:网易酒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